关灯
护眼

第47章 趴在家人身上吸血的懒汉15(完)

    刘父刘母知道大花二花两姐妹打算去县城的编织厂应聘后,他们也有同样的担忧:“大花,你要是能去县城上班,那大力怎么办?”

    他们允许二花离婚,主要是因为二花能挣钱了,而她前头的丈夫一家确实不咋地,指不定还要从二花身上占便宜。他们可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二花的日子好起来了,受惠的必须是自家小宝,而不是旁人。

    如果大花去县城上班,要和江大力分开,他们是不答应的。

    江大力勤快、肯吃苦,刘家有一半活儿是他揽下来的。如果没了他,家里的田地有一半要顾不过来。

    更重要的是,如果大花和江大力分开,他们刘家在这附近几个村子里是再也抬不起头来——嫁出去的女儿都离婚了,别人能不笑话吗?

    “大花,我跟你妈觉得啊,你就甭跟二花去县城里瞎混了!你就老老实实在家里干活,生两个孩子,好好把他们养大。你年纪也不小了,大力又比你大,他肯定盼着当爹呢!”刘父劝道。

    转过头刘父又训二花:“二花你也是的,干嘛非得拉大花一块去县城上班啊?你之前不是跟大花做草篮子来卖,卖得挺好的嘛?那就继续做下去呗,厂子每月发的工资都没你一个月挣的多!”

    说到底,刘父也是不舍得二花把之前的买卖给砍掉,能挣那么多,何必去编织厂拿那几十块的工资呢?

    二花好声好气地解释原因给他们听,刘父刘母哪里是听得进这些话的人,他们只坚持自己那一套想法,使劲劝大花二花别去编织厂,自己干自己的小买卖才好!

    “叮铃铃”,刘楠载着三花回到院子里,停好自行车,随手拨了一下车头的铃铛。

    刘父刘母又不是蠢得无可救药,家里发生的各种改变,都有小宝隐隐约约的推波助澜,逐渐便看明白自家小宝老爱护着前头三个姐姐,他们赶紧叮嘱大花二花:“这些事,你们别又跟小宝说!”

    “什么事不能跟我说啊?”刘楠耳朵尖得很,还没进屋就听到刘父低声说的话。

    “哪有什么事啊!准是你听错了!”刘父站起来,伸手拿起挂在墙上的上衣,一边穿一边说,“地里还有活没干完呢,我去地里了。小宝,记得写作业啊。”

    刘楠才不听刘父的话,跟在他身后像个小尾巴似的,“爸,你跟大姐二姐是不是在说去编织厂上班的事情啊?你觉得怎么样啊?”

    说实话,刘父不大想理会这个儿子。他总觉得,只要他开了口,很快就会被儿子带到另一个方向去。

    他沉默着扛着锄头出门,迈着大步子走得飞快,恨不得赶紧甩掉儿子。

    事与愿违,刘楠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虚弱无力的小伙子了。现在的他,劲儿十足,拖着一把锄头紧紧跟在刘父后头,嘴里噼里啪啦问个不停,烦人得很。

    刘父最后还是放弃了抵抗,一脸麻木地回答:“我是想让大花二花继续做以前的小买卖,多挣点钱给你不好吗?”

    刘楠果然顺杆子爬:“当然好了!只是这买卖也不知道能不能长久地做下去,按我说,还是得让大姐二姐去编织厂里上班好!”

    “为什么呢?因为编织厂是国营厂子,大姐二姐能进去工作,就能在县城落户,以后老了还能有退休金。”

    “爸,你知道什么是退休金不?就是我姐她们到年纪就能不干活等着郭嘉发钱了!”

    “这多好啊!大姐二姐要是去编织厂工作,那我这辈子都不用愁了,老了也能找她们拿钱,反正她们有退休金!”

    刘父心想,得了,这小子又来糊弄他了!他活了大半辈子,可没听说过老了不干活还能拿钱的!

    “你想得到挺美的,你大姐二花以后不生孩子吗?到时她们的钱得花孩子身上,那顾得上你啊!”刘父毫不客气地说道。

    “小宝,爸妈都是为你好!大花二花趁着那小买卖现在干得挺好的,就赶紧挣多点钱。等她们那小买卖干不下去了,我就让她们把做小买卖挣的钱都给咱们。咱们有了那笔钱,你下半辈子也不用愁了;她们也能过她们的生活,我跟你妈也不要她们继续补贴娘家了。”大花二花比以前有主见有底气多了,刘父心底也做了最坏打算。

    刘楠也看懂了刘父的心思,心里万分复杂。他收起脸上故意作出来的不正经,不再插科打诨,认认真真地说道:“爸,我知道你和妈都是为了我好,但是我真的承受不了这种好。”

    “我前十四年的舒坦日子,是用你和妈、大姐、二姐、三姐的汗水、泪水换来的。我后面的几十年,我不想继续趴在你们身上吸你们的血,把你们榨干,换来我无忧无虑的生活。”

    “爸,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你们的负担。没有你们、没有大姐二姐三姐,好像我就没办法活下去了。”

    “可我也是一个正常的人啊!我有手有脚,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努力呢?为什么你们就觉得我不行、非得靠姐姐们和姐夫呢?”

    “是,我知道,你们心疼我小时候身体不好,不舍得让我吃苦,怕我生病。可是我现在已经好了啊,砍柴、拔草、割稻子、锄地,这些农活我都能干,不需要大姐和姐夫整天帮咱家干活了!”

    “我也能挣钱了。你知道的,我靠着当小货郎就攒了不少钱,不说别的,起码,初中三年的学费我已经挣够了。高中、大学的学费,我也会想办法去挣,不需要你和妈、更不需要大姐二姐给。”

    “爸,我真的已经长大了。”

    今晚的刘家格外安静沉闷。刘父脸色不好,少少喝了半碗粥就说饱了,拿着水烟筒回房间了。刘楠也不大想说话,虽然正常进食,但身上散发着一股郁郁气息。刘母关心地问了几句,没从儿子嘴里得到有用消息,便匆匆吃完晚饭回房跟丈夫说话。

    第二天,刘父刘母的眼睛都是肿的,也不怎么跟刘楠说话。

    三花极少见到父母生小宝气的情景,她好奇地问了刘楠,没得到正面回答便识相不再追问。

    过了几天,大花和江大力过来帮忙干活。饭桌上,刘父问了一句:“大花,你跟二花去编织厂报名了没?”

    大花心里一跳,握着筷子的手也紧了几分,她的喉咙动了动,眼睛盯着自己的饭碗,小声说,“没。”

    刘父沉默了一下,说道,“你愿意去就去吧,我跟你妈由着你。”

    大花猛地抬头看向父母,刘父眉眼低垂,似是专注于吃饭;刘母挤出一个不好看的笑容,“大花,你自个儿做主就行。”

    三花眨眨眼,大概猜到了父母的口风改变是与小宝有关。

    刘楠也悄悄松了口气。这场无声的对峙,他站在了上风。

    回家路上,大花絮絮叨叨地重复:“大力,你说咱爸妈怎么就乐意我去县城上班了呢?难不成他们已经知道我偷偷去报名了?”

    江大力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只是能从她轻快的声音中听出她的愉悦。他跟她并肩而行,脸上始终带着笑。

    应聘的日子到了。大花和二花在报名的时候就了解到整个流程——报名,三天后去现场限时完成一个产品,再由老师傅们查看,通过后才能进入试用期。

    她们提前商量好要做什么物件,去到编织厂门口前临时搭建的场地,向工作人员报了名字后,从爬藤、干草、竹篾等材料中选取她们所需的,寻了处空地坐下,十指灵活地开始编织。

    大花虽然不擅长编织,但简单的编织还是没问题的。她也知道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特意编了个简单的小菜篮子,在外面再缝上好看的配饰。

    二花不善搭配,便走实用路线,拿竹篾编了一张小席子。

    交上去后,老师傅们挺满意她们的作品——大花的菜篮子别具一格,二花的小席子编得格外扎实。这两人的作品,一看便知道是有良好的基础的。

    毫无悬念的,这两人被录取了。二花原本想跟大花住一块,却被拒绝了。

    “你姐夫也要到县城来,我们也不用分开。”大花喜滋滋道。

    二花震惊:“大姐,姐夫是打算不要家里的田地了吗?县城也不好找工作啊!”

    大花便跟她解释了几句。

    大花和江大力在一起时间不短,两人慢慢就有了他们“交流说话”的方式。大花想到编织厂工作,江大力沉默了两个小时,做出一个决定——以后他负责两头跑,白天回来下地干活,傍晚就回县城。

    “可是,县城离你家也远啊!来回走一趟,好几个小时呢!那姐夫还有力气下地干活?”二花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