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章 风铃晚报

    经过一路的颠簸,总算是在中午前赶到了风铃市。

  这里就是风铃市,走出车站,印入眼帘的是一种与金岭市完全不同的城市风格。

  倒不是建筑格局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而是通过路边行人的状态可以看出,这里的生活节奏异常的缓慢。

  在金岭市的街头,你看到的永远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地奔向自己的下一个目的地。

  而在风铃市的街头,仿佛是按下了三倍缓播的按钮,每个人都迈着温温吞吞的步伐,牵狗遛鸟的行人更是比比皆是。

  走在这样的街头,佳蓓感觉到了一丝心理上的惬意,和一些精神上的放松。

  她甚至在心里琢磨,以后在这里生活久了,会不会让自己的行事风格也变得这般墨迹呢!

  她站在街头迷茫地等了半天的出租车,然而,一辆也没等到,好不容易路过一辆,也还是“载客”的状态。

  然后,她尝试性地拦下了位路人问路,“您好,请问风铃晚报社怎么走?”

  那位大婶倒是热心快肠地给她指着路,“啊!不远,就顺着这条路一直走,走个四十分钟就到了。”

  佳蓓心里吐槽,走四十分钟还叫不远?

  不过,面子上还是表达着感谢,“好的,谢谢您哦!”

  她正打算离开,谁料大婶又跟了上来,“闺女呀!你是外地来的吧,你要不急的话,我叫我儿子骑摩托车带你去呗。”

  佳蓓立刻会意出大婶的意思,敢情这是帮自家儿子搞起街头相亲来了,急忙谢绝道:谢谢,谢谢,真的不用了,就这点距离,就不麻烦您家人了。”

  说着,拖起行李箱就跑了起来,大婶的声音还从身后飘来,“姑娘,我家儿子老帅着咧……”

  这话无疑只能让她的脚步变得更快。

  就在佳蓓卯足了劲儿,往目的地前进的时候,走了仅十来分钟,她就看到了“金岭晚报”的招牌。

  她疑惑地确认了一下时间,确定走了才不到二十分钟,再看看路边的行人,又瞬间懂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实在是太慢了。

  在报社附近找了家商务酒店办理了入住,简单的吃了个午餐,在房间里调整了一番状态后,就拿着自己的简历出发了。

  当她坐到主编面前的时候,既然惊讶地发现对方竟然是比自己大三届的学姐,记得好像还在学校艺术学院的橱窗里看见过她的照片,名字……好像是叫曹玉琳。

  曹玉琳看见她也立刻露出惊讶的表情,“徐佳蓓!你是徐佳蓓对不对?”

  佳蓓笑着点点头,“学姐好,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