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3.长姐是好人2

    晚饭是曼桢帮着顾母打下手做出来的,炒了一大盘的青菜,外加自己腌制的咸菜配稀饭,没有荤腥。

    这些日子家里一片狼藉,又断了经济来源,伙食方面大不如前。顾父活着的时候,隔三差五买点肉,一家人打个牙祭。

    如今,吃了七八天的素食,小孩子最先受不住。

    伟民见最后一道菜端上来,不见自己喜欢吃的,脾气一上来,将筷子往碗上一摔,哭闹起来。

    “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他这一闹,底下几个小的也闹起来,纷纷嚷着想吃肉,不想吃青菜。

    顾母忙哄他:“过几天就买肉吃。”

    祖母也在一旁哄几个小的。

    独独曼桢变了脸色,她瞧一眼母亲和祖母,又将视线投到曼璐身上。

    她年纪虽小,却也知道家里的困难。如今顾父又没了,家里欠了外债,别说吃肉,家里的日常开销能维持下去都算不错了。

    她想了好几天,已经有了退学的念头。顾母一向看中伟民这些男孩子,说女孩读那么多书没用,眼下家里困难,就算她不提,只怕这书也念不成了。

    曼璐安静吃自己的饭,等着顾母将人哄好了,这才面无表情的宣布自己的决定。

    “眼下爸爸走了,咱们家的经济也断了。我是长姐,论理该给家里做点贡献,所以书是不能念了。只是,我这样的年纪,中学又没毕业,出去找工作只怕也挣不了几个钱。咱们家人又多,租房每个月都要十块钱,更别提其他的开销。”

    她说到这里,顾母的心提了起来,生怕她提出让众人搬回乡下的话,忙道:“好歹你是读过书的,去厂子里找一份伙计,不拘是什么,每个月总有二三十块钱的。咱们家人虽然多,但是吃用方面可以节省些,我去给人家洗洗衣裳,每个月挣上几块钱,省一省总是够的。”

    曼璐没打断她说话,等她说完,又继续说自己的。

    “找工作的人这么多,咱们家也没有门路,就算我运气好,顶了天一个月能挣二十块,也只勉强够咱们家饿不死。至于曼桢和伟民他们的学费,那是无能为力的。”

    这回不等顾母说话,祖母抢着开口了。

    “曼桢不读书没关系,伟民可是咱们顾家的希望,他是一定要念书的。”

    因为小四小五小六年纪太小,上学也要等上两年,所以祖母并不着急他们。伟民却是已经进小学念书了,他是家中的长子,顾母和祖母怎么都不会同意伟民退学。

    “我有个主意,不知道祖母愿不愿意听。”

    顾母脸上露出焦虑,她看着曼璐的眼睛,略带祈求道:“曼璐。”

    她没说别的话,但是眼神里所表达的意思却很清楚,她希望曼璐不要提回乡下的事,也不要让伟民退学。

    曼璐不去看她,说道:“不如你和妈带着几个弟弟妹妹搬回乡下去。六安生活虽然比不上上海繁华,但是开销要比上海低得多,我再找份工作贴补家用,也能支付伟民的学费,不至于让咱们家揭不开锅。”

    “回乡下?这不行,六安的学校哪儿比得了上海,伟民将来是要读大学的,咱们家将来全指望他,回六安肯定不行。”

    顾母也跟着点头,期望两个长辈的话曼璐能听进去。

    顾母其实没有任何主意,回上海的路上曼璐跟她说了那么多,一个人挣钱养不了八个人,她听进去了,可总不愿意相信事实。

    她以为,曼璐只是说的困难,可万一运气好呢,找一份能挣钱的工作,说不定家里日子还能像以前一样。

    这也是顾母不愿意搬回乡下的原因。

    “祖母先别激动,我只是提议。既然你和妈不想回六安,那咱们就得说说家里经济的问题。鉴于我还没毕业,顶多去厂子里给人家做个会计,如果一个月能有十五块钱,只够支付咱们家的房租。何况爸爸生病又借了外债,人家的钱不能一次还清,但是每个月总要还一点,这么算下来,只怕咱们家要喝西北风了。”

    “我可以给人家洗洗衣服,每个月也能给家里挣一些补贴。”

    顾母忙道。

    曼桢也说道:“我也可以去找活干。我去给人家送报纸打小工,纺织厂也在招人,我多做一些,说不定可以给家里多挣十块钱。”

    顾母点头:“这样家里就有三个挣钱的人,总能及得上你爸爸在世挣得工资。”

    可家里的开销并不仅仅靠顾父每个月的三十块钱,顾父下了班还要接一些私活,零零总总加起来才勉强够一家人的生活。

    “那好。既然妈和祖母决定留在上海,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我明天去学校办退学的手续。至于找工作,只怕不是一两天能成的事。洗衣服的工作妈就别做了,这个活挣不了多少钱,刚才曼桢说有纺织厂在招工,不如妈去试试,让曼桢留在家里看护弟弟妹妹,家务的事情就交给曼桢和祖母来料理。”

    顾母张张嘴,想说自己做不了,却被曼璐打断:“曼桢的年纪太小了,去纺织厂我不放心。况且她人小,力气也小,比不上大人。妈去的话挣的钱肯定比曼桢要多。曼桢就留在家里帮祖母照顾弟妹。”

    她的提议被祖母认可了。

    曼桢见顾母一脸为难,心里一软想说自己做得了纺织厂的活,却被曼璐在桌子底下踩了一脚,最后只好闭口不言。

    事情就这样暂时定下了。

    能说的曼璐在火车上都跟顾母说了,顾母不愿意听,她也没办法。

    至于曼桢辍学的事,她不能阻止,否则顾母会将全家挣钱的担子都推到她头上。

    眼下,她和曼桢可以不去上学,至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一个月挣多少钱,则是她说了算。

    等到家里拿不出钱给伟民交学费,她倒想看看顾母要怎么办。

    曼璐没有坚持要他们搬回乡下,顾母松了口气。至于曼璐提的让她去纺织厂做女工,她却有些胆怯。

    自顾母嫁给顾父,就一心做家庭妇女,这几年不停的生养孩子,与邻里说说话,工作经验是半点没有。

    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是给人洗衣服这个活都是她下了大决心才提出来的。

    如今,曼璐将事情定死了,如果她不同意,只怕她又得替全家回六安的话。

    大女儿自顾父死了,性格来了个大转变,说话做事都强硬了不少,也没以前那么看顾全家了,顾母是有些怕她的。

    吃过晚饭,曼璐帮着曼桢一块洗碗,见其他人不在,她吩咐曼桢:“辍学的事是暂时的,等挣了钱大姐再送你去上学。书本别丢了,在家的时候多看看书,写写字,等再回学校基本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