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9章 肖记走上正轨

    员工来了又有,走了又来,销售员一直维持到5个左右,徐倩倒是没走。

    一是这段时间,她没事还去众星聊天,证明陆小武说的话不假。

    二是肖记的工作也没什么压力,而且工资也不错,在就业率已超过90%的锦城大学,他的工资已是中等偏上了。

    老家的父母都已经在给邻居吹牛,自己的女人工资1000多啦。

    随着各路宣传上线,锦城不少人都知道了每天生意排对的肖记。

    “想创业,找肖记,收入都是上万起。”广告语也是严思凡想出来的,好记,也能直接说明目的。

    不过前面有很多想开店做生意的人来公司洽谈后,都放弃了。

    原因倒不是因为这个项目不靠谱,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计算投入。

    房租一年几万,装修、加盟费又是几万,还有人力和食材,并不是一笔小的投资。

    总共来了10多个人来公司考察,最后都没有选择,不过有句话说:很多事都是从量变到质变。

    只要基数大了,总会有中标的时候。

    半个月后,终于有人加盟了。

    这是一对中年夫妇,几年前失业在沿海城市打工,省吃俭用存了一些钱。

    人到中年想自己干事情,可是工厂里的生意投资太大,自己干不了,想来想去还是回老家开个饭馆合适一些。

    这几年,锦城涌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认为,只要位置找好,开饭馆不会亏本。

    本来打算花一点时间去学学厨艺,但今天看到肖记在找加盟商,包学会,包提供食材,包选址,也不操心设计装修等事情。

    真是拎包当老板,何乐而不为?

    中年夫妇来到公司的时候,严思凡就把众星大部分人弄到肖记公司上班,来凑个人气。

    有事没事也要盯着电脑看。

    徐倩一身性感职业装,见到客户就来一个如沐春风的微笑:“欢迎光临。”

    当然,每次有意向加盟商来考察的时候,肖兴作为logo头像上那个人,一定不能缺席。

    他主要从几个切入点介绍自己的米线,一是营养,二是祖传手艺,三是食材选取,任何一项都不能马虎。筆趣庫

    当然最重要的一环,还要去总店参观一下,看看生意如何。

    好在煮米线这种事情,经过这么久的培训,肖兴老婆也能得心应手了。

    中年夫妇并不笨,在店里聊天的时候,也在暗中细细计算食客数。

    看来报纸里的报道并没有作假。

    “肖总,我就再确定一下,如果我开的店生意好了,你们不会把店给弄回去吧?”

    人世险恶,还是先把丑话说到前头好。

    肖兴本人长得苦大仇深,不是个滑头人,自然斩钉截铁说不可能,如果不相信都可以在合同里加附加条款,谁违约谁赔偿。

    这才打肖了中年夫妇的顾虑。

    第二天,两人就在业务员的催促下来签了合同和交了定金,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不过,每年每家一万元的管理费,就算供应食材还可以截留一部分周转资金,如果没有上百家的加盟店,公司也挣不了多少钱。

    还需要再接再厉。

    严思凡又想了一个办法,如果是加盟商介绍来的客户签约成功,第一年还可以优惠2000元的加盟费,另外还可以在店面装修的主材部分打九折。

    很快,第二家加盟商也签合同了。

    这是一个家住三环外的年轻人,因为家里拆迁了赔了一点钱,就不想出去打工想当老板。

    正好肖记的宣传单传到了他们社区,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一个知名品牌公司当老板,得让原来村里的人羡慕死。

    严思凡最了解这种人的心态,根本就没有让肖兴出马带他去总店参观。

    就以自己为例子,说:“要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只要敢想敢做,时代就不会亏待你。

    再看看公司里的徐倩和安汐月,不比过去你们村的村花漂亮吗?而且一来就是俩,以后还会更多。

    只要你有了钱,美女不是问题,你自然就有一股向心力。”

    整得小伙子五迷三道的,回去就要拿着拆迁款投资当老板,至于生意好不好,那是后话,能力也可以慢慢培养。

    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一这月下来就七七八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