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长夜行

    没有支点的辉光是浮华,辜幸告诉自己。她坐在前往s地的高铁上,手机的界面是打给徐冗的拨不通的电话。他应该还在飞机上。

    对面的学长倒了杯水给她。

    辜幸礼貌地拒绝。

    旁边坐着一男一女一对情侣,是学长找来帮忙的,比他长一届,现在已经开始工作了。专业不是特别对口,只能说是文科院系的,有一定社调经验。

    团队一下子就壮大起来,辜幸安心了许多。

    在路上浅谈了一段时间,辜幸已经了解到对方叫伍仁,眼见就要博士毕业了,秋招失利,各种新闻社都因为他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文章而拒绝了他。辜幸和他交谈中听到对方口若悬河,能感受到他见识不窄,因而有点困惑他为什么没有发过文章。

    “前几年一心经营社团,有点荒芜了实习呀投稿呀之类的事情,没有提前筹划,后来知道要怎么做的时候已经晚了。看来学工和学习果然是不能两全。”

    辜幸笑了笑没说话。

    “学妹,一会儿咱们分下工。我在调查报告这块儿比你经验丰富一些,今晚我会起草一下咱们的报告结构和调查要点,顺便查一下法律条文,麻烦你整理一下已有资料,做个简单的类似于文献综述的那种报告出来,可以吗?可以适当关注一下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看看有没有用得上的。学长他们会提前查一下s地相关情况,根据我们的成稿规划一下后续计划。”

    事实上之前伍仁虽然没有选好题,但是已经有了大概的研究方向。他只说是和辜幸这次想要调查的东西有一定的重合之处,但是没有细说。辜幸也就没追问。学术选题有的时候是需要保持一定的垄断性的,虽然辜幸本就无意借鉴什么,但是也不会冒犯他人隐私。

    辜幸应下。

    她刚刚查了官方通报,徐冗那边就打了电话过来。

    辜幸把来龙去脉跟他说了一遍。出乎她意料的是,徐冗似乎有点生气。

    “你已经在路上了吗?”

    辜幸找补道:“两个学长和一个学姐和我一起。”

    “辜幸,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问题没人调查?难道只有你想到了吗?”他的话和报社老师不谋而合。但是报社老师似乎还顾忌着什么,他却直白地表示着自己的不认同。

    辜幸抿了抿唇。

    “查不出什么是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是有危险。你带上多少个人都是一样的。你们在s地无依无凭,怎么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情?到了以后来xxx酒店找我。”

    “徐冗,我们已经来了,不可能什么也不做就走。你记得《三块广告牌》吗。我想世上那样的母亲少一点,那样的正直警官有路可走。往好一点想,也许背后什么都没有呢?就是一个简单的运输链,早就被警方封锁了,只是在表意上有点含糊”

    “第一,你不要往不了解的事情上抹电影里面黑白分明的质感,现实背后不一定有那样的坚守。第二,这不是儿戏,容不得假设。”

    辜幸听出他语气的严肃,温和了口吻:“我会见机行事的,徐冗。我以后可能还会干无数次这样的事,难道你每一次都要拦我吗?”

    对面挂断了电话。辜幸哑然。

    对面的学姐没再和男友贴贴,俯过身来对她说:“男朋友的电话吗?”

    辜幸点点头。

    学姐了然地笑了笑:“应该担心的。虽然,记者作为公众的良心,有的时候就是要去探索那种没有被揭露出来的、大众好奇的事情,去说出真相,即使真相是枯燥的,即便真相是荒谬的,哪怕真相是危险的。我支持你哈。不过到那里还是经常给他打电话报平安吧,你还没有步入社会,家人担心是应该的。”

    辜幸感觉自己被温和的流水抚慰了。

    “没有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去往人所罕至的地方的孤勇,就谈不上好的采访。在这个高度同质化的时代,要去做那个唯一、第一。”

    辜幸嗯了一声。

    “不要想太多,踏踏实实地查资料。s地那边的情况我会查个仔细,保证大家的安全,尽量高效地找到答案。你还在上学是吧,我们争取早点回去。”学姐摸了摸她的头。

    辜幸安心地拿头蹭了蹭她,像只毛绒绒的小动物。

    学姐歪倒在男友身上:“小学妹太可爱了!呜——”

    一旁她的工具人男友还在勤勤恳恳地查资料。

    这辆高铁半夜能到s地。辜幸查累了资料就揉一揉脖子看向窗外。天已经黑透了,高铁不知道行到了哪里。四下俱黑,偶尔能看到忽闪而过的路灯,村庄不灭的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