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章 第11章

    “知道了妈妈!”

    长安长宁乖乖巧巧地点头,舔了一口冰棍,笑起来,眼睛眯成了月牙儿,一脸的满足。

    “好甜。”

    “冰冰凉凉的,真好吃。”

    沈欢喜笑着摸了摸两个闺女的脑袋,毛茸茸的,手感有点像撸猫。

    “走,妈妈再带你们逛逛去。”

    “好!”

    八十年代,正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面上。

    长安长宁两个小馋猫,目光就一直流连在各种小零食上。

    辣豆皮、九制话梅、钙奶饼、橘子软糖……这些改革开放之前很少见到的小零食,如今在商店里、街边的摊上,还有行脚商人的担子中,随处可见。

    还有卖各种玩具、生活用品、书画和别的杂货的。

    “长安长宁,你们要是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就告诉妈妈,妈妈给你们买。”

    “好。”两个女孩点点头,可跟着沈欢喜逛了一圈又一圈,都只顾着看,对什么东西都兴趣盎然的样子,却不开口说要。

    沈欢喜在一个小地摊上看到有卖小孩的帽子围巾的,就蹲下来挑选。

    萧山河给长安长宁买了衣服,她也得给堂堂和正正买礼物。

    但是她不知道堂堂正正多高,买衣服鞋子怕买到不合适的,有伸缩弹性的毛线帽和围巾刚好。

    这个年代才是国营经济刚刚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年代,假冒伪劣产品不多,市场上卖的东西质量都是实打实的好,就连地摊上的东西也是货真价实。

    沈欢喜给堂堂正正挑选了蓝色的帽子和围巾,又给两个孩子挑手套。

    挑好之后,想让长安长宁也过来挑挑,就看到长宁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旁边一个文具摊子上的彩色笔和画画纸。

    刚好有个妈妈带着她五六岁的女儿来买了一套彩色蜡笔,长宁一脸的羡慕。

    “长宁,你想要什么?你尽管去挑,妈妈给你买。”

    长宁摇了摇头。

    “妈,我不想要。”

    沈欢喜抿了抿嘴,她知道长宁肯定是想要的,小孩子单纯,喜好都写在脸上,她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上辈子长安长宁就是这样,喜欢什么东西,看上什么东西,哪怕并不贵,也舍不得买。

    在苏家的时候,是她挣的钱,苏朝阳母子吃软饭,缺嫌弃长安长宁花钱,总说她们浪费,以至于两个孩子做什么都扣扣搜搜。

    她还以为孩子的习惯是在苏家养成的,原来在冯家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

    沈欢喜又愧疚又心疼,拉着长宁到文具摊去。

    “长宁,妈妈给你买一套彩色笔,一本画画纸,好不好?长安,你也过来挑,妈妈给买。”

    长安长宁有些心动,但还是有些犹豫。

    “你们萧宇堂哥哥已经上一年级了,他会读书认字,你们也要买文具努力学习,不然以后他可是要嘲笑你们的。”沈欢喜又道。

    长安长宁这才点点头。

    最后长宁选了一套十二支装的彩色铅笔,一本画画纸。长安选了一本植物图册,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黑色铅笔。

    沈欢喜又给两个孩子每人买了一把卷笔刀,一块橡皮,才去付款,总共花了三毛二。

    两个孩子抱着新买的文具爱不释手,沈欢喜眼圈有些发红。

    这两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学习,如果上辈子没有被童年的经历给毁了,肯定会是很有出息的孩子。

    她也得赶紧把长安长宁的户口转到萧家才行,长宁七岁了,也该上一年级了。

    沈欢喜带她们回到帽子摊前。

    “每人选一顶帽子,挑你们最喜欢的颜色。你们堂堂哥哥和正正弟弟都有,你们也要有。”

    沈欢喜都已经这么说了,长安长宁就蹲下来去选。

    长安选了一顶嫩黄色的,长宁选了一顶粉色的,沈欢喜就和给堂堂正正选的帽子一块付款。

    摊主听到了她和孩子的对话,一脸羡慕。

    “四个孩子呢?”

    “嗯。”沈欢喜也不过多解释,反正等和萧山河结了婚,她的确就是四个孩子了。

    “真羡慕啊,现在有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你这是生得早了,能生这么多,要换到现在可不能额。多子多福,你真是个幸福的女人啊。”

    沈欢喜摇了摇头。

    “孩子还是少些好,这样才能有更多精力去照顾孩子,陪伴孩子,孩子多了很容易忽略他们的成长。”

    “哎哟,你这是生了,所以才这么说呢。如果你不能生,还会这么说啊。”

    沈欢喜笑了笑,没多说什么,思想不同,无法沟通。

    而且旁人又怎么能知道她对长安长宁的愧疚?她这辈子会花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