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9章 沙场经声

    “什么?”李放跳了起来:“可看到敌方是何旗号?”

    斥候回报道:“天黑看不太清楚,好像是青色的淮北王旗。”

    这下不仅是李放,卓小星亦目瞪口呆。

    慕容青莲竟然会出现在这里,并针对他们而来,这怎么可能?

    李放当机立断:“传我命令,全军整好阵形,准备迎战。”

    夜色如墨,李放一身青黑色盔甲,手持银枪,一马当先,横于阵前。在他身侧,卓小星一身朱红色战袍,马如骄龙,人如飞凤。两骑并辔而行,在他们的身后,旌旗招展,十万竟陵精锐已布好阵型,青黑色的方阵彷如钢铁洪流一般缓缓向前推进,庄严肃穆,蕴含着一股不可抵御的威势与霸气。

    就在这时,前方马蹄之声渐近,地平线之上出现了北梁军的帅旗,人头攒动,战马嘶鸣。一身白袍的慕容青莲身骑白马,出现在战阵的最前方,在他身后,淮北王旗迎风飞舞,辛可、陆瑶姬、韩禹玄俱是一身戎装,侍立在后,独不见萼绿华。

    “竟陵王,我们又见面了,你是不是很意外呢?”慕容青莲抢先开口道。他的脸上犹带一缕戏谑的微笑,显然很是轻松。

    李放微微欠身,脸上亦露出一副漫不经心的笑容:“看来王爷对淮北战事有相当的自信。王爷不怕阴沟里翻船,淮北城当真落入李昶之手吗?”

    慕容青莲哈哈一笑:“李昶的实力如何,你我都心知肚明。比起他,竟陵王你才是我真正的对手。我可是做梦都想着与你完成上次未竟之战。还有,从王爷手中夺回我失去的东西。”他狭长邪凛的双眼落在卓小星的身上,带有几分试探,几分玩味,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卓小星心生怒火,但是她亦心知此刻并非解决她与慕容青莲之事的最好时机,沉声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呵,你想刺探我的底细吗?不过,看在我们过去的情分上,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慕容青莲看了一眼李放,接着道:“广陵军北渡淮水,身为西府统帅的竟陵王难道会看着李昶在前方独自建功吗,少不得率军北上看看有没有机会占占便宜。淮阳城是北梁重要粮仓之一,虽有重兵驻守,可是守将林善前早已老迈,不堪大任。竟陵王勤俭爱民,虽然军中缺粮,却不忍对百姓苛加重税。东南虽然富庶,可是一个子也落不到自己头上,我若是王爷,少不得也要前来淮阳打秋风……既然竟陵王孤军深入,这么好的机会我又怎么会平白放过?”

    卓小星道:“原来你早已猜到我们的目的?”

    也对,既然自己能猜到李放的目标,慕容青莲自然也能想到。看来,竟陵军中缺粮已非常严重了,竟然连北梁的探子亦能探知到相关的情报。

    慕容青莲手中银剑出鞘,直指李放:“来吧,我早就想看看,号称南周战神的竟陵王到底有几分本领。我与你谁才是这个天命之人,谁才是结束这个乱世的王者,谁更有资格站在卓小星的身边?”

    李放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冰冷得令人心悸胆寒:“那就如你所愿。”

    话音刚落,两人竟是同时冲向敌阵,李放手中软剑向慕容青莲直刺而去,而慕容青莲手中银剑则是划过一个半圆,两件兵器交击在一起,发出清越的激鸣。

    两军将士见主帅已经战在一起,又哪里还需要等待军令,呐喊着朝对方冲杀过去,两股钢铁洪流交织在一起,喊杀之声震天可闻。北梁军虽然人数仅为竟陵军的一半,然而多是骑兵,一冲之下将竟陵军阵形冲散,在战阵中长驱直入。可是竟陵军俱是精锐,很快便重新整好队形,左手持盾,右手明晃晃的长刀横扫过去,不少马腿被断,骑兵被掀翻下马,沦为刀俎上的鱼肉。

    瞬间战场上已经鲜血溅地,哀嚎遍野。

    这便是战争,最真实的战争。

    卓小星没有时间感怀,她在凉州边地亦早已见惯鲜血。她手中折月刀出鞘,与几名北梁大将厮杀在一起。温热的鲜血溅在她的脸上。而她体内一股独属于卓氏将门的热血正逐渐苏醒。

    二百年前,她的先祖便是在战场上为卓家获得无上的荣耀,也开启了子孙后代悲怆的宿命。

    二十年前,她的父亲亦曾受封为柱国大将军,在战场上将柔然驱逐到塞外。

    她既然背负着卓氏的将魂,又怎么可以软弱?

    折月刀发出耀眼的刀光,瞬间将一名北梁大将斩落马下。可是很快就有更多的人不断涌上。

    ……

    天色熹微,两军终于鸣金收兵,暂时休战。

    北梁军固然骁勇,而竟陵军俱是跟随李放征战多年的精锐,个个悍不畏死。等到天明之时,慕容青莲终于明白,哪怕是拥有天时地利,亦是难以啃下竟陵军这块硬骨头,终于抛下上千具尸体,率领疲乏的将士向北而去。

    见到慕容青莲退走,李放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下令将士后撤两里扎营,救治伤员,各营分为两队,一队警戒,另一队休整。

    卓小星一宿激战,身心已乏,此时战事稍歇,倒头便睡。等到睡醒之时,在营地中四处也寻不到李放身影,问过守卫,方知李放独自一人离开营地,往先前战场的方向而去。

    她心中一动,足下蝶舞如飞,飘然而去。

    重回战场,便闻到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在日光照耀下,她才看清一夜之间,这不足三里见方的土地已彻底沦为血腥的修罗场,战场上处处伏尸,死去的人不论是北梁士兵还是南周士兵,无人不是肢残臂断、浴血而亡。

    这时,她听到战场中央隐隐传来一阵诵经之声,似乎在为亡魂超度。

    不对,这荒山野岭的,为何会有诵经之声,难道是哪家寺院的和尚刚好路过?

    她循声寻去,却见李放一身黑衣,跪坐在尸山血海之中,双目紧闭,那诵经之声竟是从他口中传来。卓小星并不通佛经,不能解经文真意,却仍从字字梵声中听出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哀恸,让她几乎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