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3章 第八十一章

    秦楚斜靠在屏风上,垂着眼掐算时间。

    春困夏倦,皇帝的德阳殿里吊了油灯,暖黄的灯光沉沉地投下来,被屏风恰好不好地遮住,她等得有些瞌睡了。

    “不归——”

    外头杜鹃忽然传来一声长啼,听声音是飞近又远离了。刘辩本就心神不宁,听到鸟叫又吓了一跳,手中竹简“啪”一声砸到地板的桃枝席上,带起的风将书案旁的烛火吹得一晃。

    紧接着,金碧辉煌的殿门像是动了一动,在刘辩弯腰拾书时,忽然发出“咔”的一声闷响,少帝的背后陡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僵着脖子抬头,只看见衣着堂皇的董太师背手进来,身边带着个瘦削刻薄的中年文士,另有十二个西凉士兵分别守在殿门前。

    “陛下。”董卓缓步上前,踩着台阶走到刘辩跟前,腰间长刀随着他的动作晃了晃,剑柄处镶嵌的黄玉恰好折射出一道利光,他慢慢道,“许久不见了。”

    董太师没有向他行礼,刘辩也不敢要求。他弓着背有些局促地站起身:“见过太师。”

    董卓的到来似乎激起了他的一些情绪,少帝麻木的外壳掉了几瓣,隐约透露出内里的恐惧来。那点情感回光返照似的回到了身上,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了秦楚,目光不自觉地向着角落漂移了一阵。

    “伏楚,她究竟来做什么的?”刘辩心中惊疑不定,“董卓今天要来,她也知道么?”

    然而他很快就没有心思考虑这些了。董卓不久前刚刚设法杀死了他的生母何太后,又于朝上朝下各方施压,这使他飞快地成熟起来——让他从一个一问三不知的皇帝变成了不动声色的、一问三不知的皇帝。

    刘辩沉默中关注着周遭动向,很快注意到董卓身侧李儒的冰冷的目光,脊背一僵。

    李儒与他对上目光,似乎是点了点头,居然不再看他,而是走上去与董卓耳语,期间偶尔泄出几个零碎的词语,而他则敏锐地捕捉到了“陈留王”与“扶立”。

    刘辩:“……”

    他心一沉,已经隐隐有了预感。

    之前董卓要求废立皇帝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刘辩本来是不知道的。

    董卓将他和陈留王严格分隔开来,殿门派重兵看守,除了必要的上朝露面,他都是被控制起来不得见人的。

    然而那天不知怎么被一个内侍混了进来,三步并作两步地扑过来,当场跪地抱着他的腿哭了出来,泣不成声地喊:“陛下!天下将乱啊!”

    他当时不明所以,却看见西凉军士将他扣住,直到董卓前来,命令士兵将此人杖毙,就在小皇帝面前。

    刘辩于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跪地长泣的内侍被杖刑至死,死时还眦目欲裂地看着他,没有瞑目。

    少帝这才意识到,董卓有怎样的野心。

    他在“乖乖等死”的麻木与“或为传言”的侥幸中煎熬了三天,态度终于不可避免地滑向了第一种——算了,死就死吧,总好得过天天低头受辱。

    至于秦楚,当时他派天使送出去的那封诏令,八成也没被当回事吧。

    刘辩自己也没有想到,原本何氏宗族与宦官的斗争,最后居然会危及到自己的帝位……与生命。

    刘辩只觉得心中麻木,已做好了赴死非准备,而董卓这时也已经结束了与李儒的交谈,准备发难了。

    此人在心机谋划上和政客还有些距离,不过在变脸一道上造诣颇深,眼一眨便阴下了脸,唱戏似的喝道:

    “刘辩,你可知罪?!”

    这可真是贼喊捉贼了。刘辩都能猜到自己接下来的结局了,心里觉得可悲可笑,身体却不自觉地发起抖来。

    毕竟是个被时局辣手摧熟的半大少年,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他遭受再多变故也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只好颤着嗓子问:

    “太师这是何意?”

    董卓没有解释的意思。他不过和刘辩走个可有可无的过场,这话一扔就不管事了,于是干脆利落地挥手,身后便走上前一个将士,接过李儒手中一卷竹简,声色平淡地念道:

    “孝灵皇帝早逝,独留长皇子辩继位,然辩天资轻佻,威仪不合,居丧慢惰,否德既彰——”

    就着这冷漠刻板的背景音,刘辩看见李儒从袖中取出一小壶酒,又接过另外士兵呈上来的小碗,将微浑的酒液一滴不剩地倒了进去。

    他的脸色霎时白成了墙面。

    赐酒……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请吧,陛下。”

    刘辩被西凉士兵推了一推,寒意顺着骨头间的缝隙升上来,冻得他牙齿哆嗦。

    他踉跄着被走上前,硬邦邦地接过那碗鸩酒。李儒见他动作太慢,皱了皱眉,伸手一挥,便又有两个将士走上前。

    其中一个将少帝瘦弱的双手反绑在背后,卡着他的脖子,像鸡崽一样按住了他,另一个干脆利落地捏住他的脸,迫使他张口,随手,毒酒便从碗中不停歇地流向他喉里。

    “呃、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