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9章 看戏

    一块面积开阔的空地上,搭好了一座戏台。

    戏台上,伶人咿咿呀呀唱戏,翻跟头,台下面聚集了几百看戏的人。

    一个个仰着脖子,目不转睛,盯着台上的演出,时不时喝彩叫好。

    听着戏台传来的歌词,徐少卿眉头一皱。

    伶人神色悲恸,曲声哀婉凄切,眼眶有泪水打转,让人心生怜悯之情。

    “泉下挂念,思君盼君归”

    这歌词,听着古怪。

    大致意思是,死去的女子在地下幽怨,凄楚,希望找一个如意郎君下去陪她。

    戏台后面,一派忙碌景象。

    在山口镇一连唱了好几天,今天是最后一场,戏班的人已经在搬东西装车。

    “轻一点,小心,不要把东西磕坏了,还有那件戏服轻拿轻放,说你们”

    李班主大声囔囔,声音有些沙哑,催促着戏班的人,抓紧收拾东西。

    云春苑!

    他们这个戏班,在庐阳县有些名气,找他们唱戏的人有不少。

    日落前,要赶到下一个场子,晚上搭好戏台,明天接着开唱。

    这时宁老爷走了进来。

    “这几天,赵班主你辛苦了。”说道。

    接过递来的银票,赵班主脸上笑容可掬,连连摆手道。

    “不辛苦,不辛苦。”

    说不辛苦是假的。

    过去来宁家唱过戏,这一回,宁老爷提了许多奇怪要求。

    比如唱的曲谱,按他们写的词来唱,而且词的内容怪异,第一次有雇主提这样的要求。

    不过人家给的报酬丰厚,赵班主难以拒绝,最后也就同意了。

    唱完最后一句,伶人下了戏台。

    台下的人群却没有一点散去的意思,都在眼巴巴的等着什么。

    十里八乡的青年涌入镇子,不单单是为了看戏。

    每次唱完戏,接下来会有一场活动。

    抛绣球!

    朝人群中扔绣球,接到绣球的人,能上戏台领取一千两银子。

    这才是一众年轻人,络绎不绝的涌入镇子的原因。

    戏台的帷幕后,宁老爷手里捧着一个大红色的绣球。

    绣球似乎有生命,只见宁老爷没怎么用力,绣球就脱离他的双手,越过帷幕,砸向了人群。

    瞧见飞射过来的绣球,台下的一众人,顿时有些激动。

    有的人手臂伸直,蹦起来,想要接住半空中的绣球,你推我搡,怒骂,呵斥声响彻一片。

    场上混乱不堪。

    发现绣球向自己飞来,徐少卿脸色微微一变,身形一闪避开了。

    抛绣球,感觉是在选夫婿,还有刚才台上的唱词,心里有种不好的感觉。

    不料,绣球一头扎进了,站在身后的徐安怀里。

    盯着手里的绣球,徐安一脸惊喜,没想到会落到自己手上。

    众人眼中充满了羡慕。

    徐家村的一帮年轻人,纷纷出言恭喜,要徐安出钱在酒楼请客。

    徐安激动的走向戏台。

    一旁的徐少卿想要阻拦,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想了想,可能是最近神经绷得太紧,疑心病太重了。

    来到帷幕后。

    眼前富态的中年男子,徐安还是知道的,山口镇第一首富,没人不认识。

    “宁老爷好!”连忙道。

    上下打量徐安,有种老丈人看女婿的感觉,宁老爷满意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