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四十九、偷闲

    汴梁刺史府,那小姐哭哭啼啼,不依不饶。

    刘寄奴神色却还轻松。

    刺史便道:“刘郎为师报仇,金娘为父报恩,这等孝义之举令人钦佩,我自然要成全。”

    小姐啼哭道:“他二人得了好,便只苦了我一人,抵死不肯。”

    刺史道:“我儿差矣,刘郎如今身有功名,娶个妾室再是寻常不过。我儿成全此事,得了贤名,也是有所得啊。”

    小姐气道:“我宁可不要虚名,只不许他负心。”

    刺史道:“你是正妻,她不过是一妾室,何谈负心?操持大家,相夫教子,心胸便要广,不可妒忌,惹人笑话。”

    小姐恨恨道:“我宁可做妒妇,谁笑由他笑去。”

    刺史脸色一沉:“怎生如此忤逆。你丢得起脸面,老父的脸面须丢不起。此事就此决定,后日小囡满月,同时便为刘郎纳妾,你好好思想,到时节休作一份冷脸与人看。”

    小姐啼哭着入内去。

    果然两日后刺史府满月与纳妾一起操办,刺史向宾客讲明:“如何刘郎出山报仇,金娘报恩,惩治赵五乃是秉公执法。”至于柳泌和长生药的来历,自然是提不得的。

    众宾客恍然:“好一段全孝全义的佳话,几乎错怪大人。”便道:“大人真正高德厚行,竟能为女婿主持纳妾。”“大人家教真是没得讲,教出这等贤惠的女儿。”“我等明日必要联名奏报朝廷,这等孝义门第朝廷必然嘉奖。”

    那小姐作不起脸,听众人称誉,心中滋味便只有自己知晓,便借着宾客敬酒多喝几杯,趁醉也好睡去。

    众宾客意犹未尽,吟诗联句,将这段佳话着实颂扬一番,各各归家教育女眷。

    过两日起船回杭州,小姐心中不快,身子便左右不舒服。

    金娘只得忍了性子,亲自照料。小姐父命难违,也不好明过折腾,只委委屈屈在心里,面对着金娘还需笑脸姐妹相称。

    刘寄奴因祸得了齐人之福,好不开心。一路船上,无有别事,便是左右逢源。

    回到杭州,便是赶着公事,好容易歇下了,又须周旋妻妾之间。这日有些疲惫,便在城中巡查,到了狄大药店,坐下吃酒,迟迟不欲归家。

    美酒下肚,刘寄奴不由大叹苦经。

    狄大笑道:“你娇妻美妾,贵亲佳儿,仕途光明,凭此还有何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