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0章 学炒茶

    “大叔,我只是迷路了,没有进入大山多远,跑到三百多公里外的一个乡镇,在那打听一下,包了个车,才赶回来。”

    “年轻真好,趁着年轻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叔看着李一帆。

    “我也是放假在家里待不住,学的又是动植物专业,走出来多学点,以后,好能够用得着,不然以后,看到什么都不认识,岂不是白白学习力了吗,哈哈”李一帆和大叔聊着天,车子里外都洗刷了一番。

    “大叔,多谢了,这是我在山里采到的人参,给你一支,留着以后用吧”李一帆拿出一支有二十多年的老山参递给大叔。

    大叔连连摆手推辞,最后还是硬塞给了大叔,没成想这支老山参还真的在十年后救了大叔一命,用在药里。

    洗完车,到饭店点了一大桌子饭店的招牌菜,一个人坐在桌子旁吃喝起。

    旁边几个游客打扮的食客,边吃边聊着各地风俗,谈到大红袍如何,引起李一帆的注意。

    武夷山母树已经被保护起来,普通人现在想弄也是不可能的,每年母树上的产量都是很少,据说还不到一斤,多少人都看着那,上哪弄啊。

    第二天,李一帆一直睡到九点才起床,洗漱收拾完退房开着车向福省武夷山开去,早起晚睡。

    在五天后赶到武夷山市,在市内补充了一些物资,直接来到武夷山下一个镇子,借住在一户农家,农家收拾的非常干净利落,老夫妻带着女儿居住,一家人靠着做点小生意糊口。

    晚上,李一帆和一家人吃过晚饭坐在院中的榕树下,喝着茶聊着天,李一帆打听着大红袍的故事和当地的一些情况。

    聊天中得知,在武夷山下炒茶最好的茶农是陈焕奎老人,祖辈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一百余年。

    各种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嫩叶,到了陈焕奎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炒制的茶叶冲泡出来的茶汤清亮醇厚。

    打听好陈焕奎老人的情况后,第二天,带着用冷藏箱装着的悟道茶嫩叶上门拜访。

    六十多岁的陈焕奎老人很瘦,但是精神饱满,非常健谈随和,李一帆把随身带的礼物送给陈焕奎老人,几次拒绝后还是收下。

    谈起炒茶老人侃侃而谈,如果不是李一帆打断,聊个三天三夜都不会重复的,当李一帆表示想学时,老人愣了一下,炒茶可是祖传手艺,传出去就会增加一分竞争。

    李一帆出门从车上拿出冷藏的悟道茶嫩叶时,老人呆住了。

    老人祖传一本茶经,茶经上有关悟道茶的描述,老人一看到悟道茶的嫩叶就确定是悟道茶,欣喜万分。

    打听着悟道茶树的事情,李一帆一五一十将来龙去脉告诉老人,老人非常感慨。

    “小伙子,如果没有悟道茶,我是不会教你的,悟道茶的炒制工艺全天下只有我会。”陈焕奎老人长长出了一口气。

    “我祖辈炒茶,最好的是炒制大红袍,悟道茶虽然有炒制工艺,但是从没有看到过,如果,你不拿来这些悟道茶嫩叶,这种炒制工艺会消失了”老人感慨着。

    “你带来的这一箱,也就能炒制成二两左右”老人说。

    “没事,能做到少是多少,我留一两,剩下给您留下”李一帆笑眯眯对着老人说道。

    陈焕奎老人忙摆手,“那可不行,那可不行,这么珍贵的东西可比大红袍珍贵多了,你可知道,大红袍20g要卖到三十多万,现在就是有钱你也买不到。”

    “我不是有一棵树吗,您教会我,我自己也可以制作,没啥的,想喝就自己弄呗”李一帆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