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5章 结识谭元凯

    几人走进北翔小笼包店。这个店生意太好,或者说位置太好,店里的桌子已经被七七八八的人占了一大半了。

    刚好边上有一桌人吃完要走了,张和顺赶紧拉开桌子里面的凳子一屁股坐了下来,这样就表示这个台子已经有人了。

    几人赶紧坐下,点完餐。李舜头一抬就发现前面角落的双人小桌上坐着的就是刚才那个自己一直在苦寻的老头。

    老头也是个奇人,大清早的点几个小笼,就着怀里掏出来的红星二锅头就开始自酌自饮起来。李舜和边上几个人打了个招呼也就慢慢走了过去。

    “大爷,这里有人嘛,我能坐这里嘛?”

    老头摆摆手表示无所谓。

    “大爷,好雅兴啊,大清早就喝上啦。对了刚才听你点评,您老的鉴定水平可以啊!”李舜试图用一记小小的马屁来拉近两人关系。

    说到鉴定,老头来了点兴趣:“你也喜欢收藏?这个东西现在关注的人不多,你小年轻怎么喜欢这个东西?”

    “我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家里也收藏了几百件各种各样的东西,只是水平有限,家里的东西都没有系统归类。”说到这里,李舜还是有点小得意。

    老头顿时来了兴趣,比划着说:“家里收到过什么好东西没?”

    “有一些,比如沈周的《孔雀图》什么。”

    “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

    老头已经开始激动起来:”能让我看看嘛?“

    李舜有点为难:”大爷,我不是申城的,我是丹凤人。东西都在老家。对了大爷还没请教你在哪里高就?“

    老头想了半天才嗫嚅的说:”我现在是无业,还在等待政策。以前是申博的。“

    借着酒劲,老头也就说起自己的过往。

    老头名叫谭元凯老申城人。年轻时师从吴胡凡老先生学习鉴定,可惜只是个不记名弟子。后来也跟着陆严少学习过绘画。

    72年,因为老领导被打倒靠边站,帮着说了几句公道话,于是自己也被扣了个反动权威的帽子被拉到川省劳改。

    这样一个家就破了,老婆也带着孩子也改嫁了。直到84年最后一批才被摘了帽子,返回原籍。

    因为以前工作中比较耿直,也就得罪了一些人。现在他回来一些人肯定不喜,所以他的工作问题就被一直搁置。

    老头也没有办法,只能一边在城隍庙帮人写写画画,一边继续向上级部门申述反映自己情况。可反映上去往往都是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