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01章:见习御史,狎妓之嫌

    四月,苏良娶扬州城【尚文私塾】教书先生唐泽之女唐宛眉为妻。

    可谓是大小登科,双喜临门。

    庆历三年十月,有治绩,授齐州观察推官。

    庆历四年七月,苏良弹劾齐州知州懒政,献《懒官疏》,字字如刀,初露锋芒,得特旨,以秘书省著作佐郎,权监察御史里行,成为京朝官。

    大宋朝,官、职、差遣分离。

    秘书省著作佐郎是寄禄官官职,权监察御史里行则是差遣。

    虽然齐州观察推官和秘书省著作佐郎都是从八品,但意义完全不同。

    前者是选人官,后者则是京朝官。

    唯有先成为京朝官,才有资格步入朝堂高层。

    从选人官跨越到京朝官,非常困难。有官员甚至在选海浮沉一生,都未能上岸。

    而苏良的好运,完全得益于那篇《懒官疏》。

    此疏,痛骂齐州知州嗜痂逐臭,慵懒无能,如百姓眼中的附骨之疽。

    并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懒官之害,远甚于贪官。

    苏良一疏成名,朝野皆知。

    故得了個“权监察御史里行”的美差。

    里行有实习之意。

    因苏良寄禄官官职较低,在三丞之下,故而只能是里行。

    较之真正的监察御史,权限与俸禄都少了一些。

    但这已经很优秀了。

    大宋最难做的官,便是台谏官。

    须是进士出身。

    须做过一州通判或地方知县。

    须是京朝官。

    须不能是现任宰执的亲戚子弟。

    须由官员举荐。

    还须不爱富贵,重惜名节,通晓治国纲领。

    ……

    一般情况下,三十岁做台谏官便算得上年轻有为。

    苏良二十六岁成为监察御史里行,已是当朝最年轻的台谏官。

    仕途,一片光明。

    依照大宋目前“重资历而轻能力”的升职制度和台谏官的独特属性,苏良只要不犯大错,依照他的文采能力,六十岁左右,大概率能入中书做个相公。

    半月前。

    苏良进京赴任,还租好了房屋,本想着年底便将妻子接到汴京城。

    哪曾想出了这么一档子倒霉事。

    御史台,讲究风闻奏事,尤喜抓官员私德做文章。

    苏良本就是御史台之人,若真被坐实了罪名,御史中丞王拱辰绝对会将其往死里弹劾,以展现自己的大公无私。

    就在苏良思索着如何自证身清白时。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苏良以为是开封府来传唤了,放下小报,迅速奔出。

    他打开门抬头一看,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希仁兄!”苏良拱手。

    来者身姿丰伟,微微胖,面色白皙,颌下一缕黑须,长得茂密旺盛。

    他不是别人。

    正是当下的监察御史,四十五岁的包拯包希仁,苏良的上官,也是他的荐举人。

    大宋台谏官有“同罪保举”的说法。

    若苏良因狎妓获罪,包拯也会受到牵连。

    包拯对苏良的《懒官疏》甚是推崇,且在苏良入职后对其帮助颇大。

    他看向苏良,无奈叹气。

    眼神里分明写着五个字:景明,你脏了!

    一名台谏官私德有失,就相当于未曾婚配的女子丢了贞洁。

    极为令人不耻。

    “希仁兄,我是被冤枉的,咱屋内细说。”苏良将包拯迎进屋内。

    ……

    注:台谏,即御史台与谏院。御史监察百官,谏官规谏讽谕。自宋始,台谏合流,职事相混,统称台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