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章 献策


    “大人,您是嫌弃我死的慢不是?”叶渡正色道,“您为国征战多年,受了不知道多少委屈,我既然有缘与您重逢,无论如何也要建言献策的。况且都是军方一脉,总不能看您被敌对派笑话。”

    “爹,您无缘无故的给他这个大头兵行大礼做什么?他可是出了名的坏胚子呢。”

    英姿飒爽的李依依在一旁看着奇怪的李哙。

    顺道还不忘瞪了一眼叶渡,似乎想起来什么很不好的回忆。

    叶渡忍不住苦笑。

    这都好几年过去了,这小家伙还真的是记仇。

    谁能想到一个撅着大白屁股在军中拉屎的小家伙,会是旅帅的闺女呢?

    自己作为风纪官上去踹一脚不过分吧?

    “十七郎给我闺女解释解释?”李哙收起文章,心情很是美丽,换了个笑眯眯的表情。

    叶渡无奈道,“你父亲目前的处境有两点极其糟糕,一个是今年干旱,府兵即便是再怎么卖力耕田,也难以收获充足的粮食,按照朝廷律令,饿死兵士是要承担责任的。第二,府兵老的老,小的小,很难形成战斗力,守备地方,拱卫地方的能力严重不足。”

    “当然了,还有第三点,但一时间我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这篇文章我看了,非常不错,还有你也没有没解决办法的问题?”李哙脸色大变。

    “确实如此,那就是府兵对世家大族的威慑,不得不承认,连年征战,府兵阵亡颇多,而世家豢养家奴,训练死士,若是真的有人敢起兵造反,您这个折冲府,一点威慑力都没有。”叶渡无奈道。

    听了叶渡的话,李哙不由的白了他一眼。

    想什么没事儿呢。

    真的有世家妄图谋反,就凭自己这点人也想去剿灭?

    不过这也是事实。

    李哙颔首道,“当初奉命来沧州任折冲都尉的时候,上面确实有让我威慑地方的意思,其中就包括世家。但是在我看来,能够剿灭山贼已经是万幸,指着我手下这群老弱病残,震慑世家是万万不可能的。”

    “一旦出了问题,要么就是集结大兵,要么就是调边军南下。”

    “你一个军中老兵油子,能有什么好的建议?”李依依不信道。

    “这个册子,可以让你爹手下的将士,有饭吃,还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叶渡笑道。

    “何止是快速形成战斗力,有了你这个册子,我估摸着在今年的旱灾之中,我还能立下不小的功勋,晋升有望了。”李哙感慨道。

    自己背靠家族的庞大的政治军事资源,做了这个折冲都尉,有着源源不断的支持,可是真的去做的时候,发现一筹莫展,一脸头绪都没有。

    人家叶渡就在乡下做了几天村正,然后结合之前在军中的经验,听自己弹琴的功夫,就给自己提出了建议。

    这份本事,说是天纵之才也不为过。

    “可是他今天第一次来咱们驻地,偌大个折冲府他看了连百分之一都没有,他怎么给出的建议啊?”李依依依然不敢相信。

    “所以我说十七郎的本事厉害呢,见微知著你明白吗?”李哙看着傻乎乎的闺女,一副欣赏叶渡的模样,“人家只是大致逛了逛,就把咱们折冲府的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如果没有这份能耐,如何当得起你父亲一拜呢?还有,闺女啊,你要明白,不是谁都在军中混的让人见面称呼绰号,而不直呼性命的,你可知道他十七次郎的来历?”

    李依依想起叶渡当初跟自己说一宿拉了十七次屎的事情,刚想说话。

    就见叶渡摆了摆手说道,“都是陈年旧事了,我就是个村正,大人切莫取笑我了。”

    “你这家伙,就算是暂时只能做村正,有朝一日,也必能随风而起,扶摇而上。”李哙哈哈大笑道。

    “没想到,你这家伙那么厉害,那你为什么每次在军中都偷懒,连军功都混不上,还总是跟我抢吃的。”听了老爹的话,这让对叶渡素来有些瞧不起的李依依不由的高看了他一眼。

    叶渡忍不住暗笑,女人都那么好哄么?

    这么快,踹屁之仇就忘了。

    “对了,特殊时期,当取特殊手段,眼下府兵粮草不够用,大人可以上书朝廷,将队伍拆分,驻地只保留精锐,将军中白发老翁全都散出去,一来帮衬各家村子训练青壮,护卫地方安全,二来也可以合法合归的节约口粮。”

    “当下情况,虽然艰难,但是每个村子,多个五六张嘴,还是没问题的。”

    他说完这些有些遗憾的道,“可惜,咱们军中人要讲规矩,不能私下串联,不然联系各地散落的袍泽,大家把所有的青壮都集合起来,开山挖渠,未必斗不过天灾。”

    “这么厉害?”刚刚从爹爹手里拿过叶渡文章观瞧的李依依,闻言赶忙收起文章。

    然后不忘翻了个白眼,反击道,“你吹牛吧?你要是真这么厉害,怎么只混了个村正?”

    “信不信是你的事情。”叶渡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直接把李依依的琼鼻都要气歪了。

    “这个臭男人太讨厌了。”李依依心中不停的暗骂,“当初在军中踹我屁股,找我麻烦,到了外面,还不给我面子,哼,算什么大男人。”

    “我倒是觉得叶渡说的是可行的,你不妨把你的治灾的法子说给我听,我帮你转呈给朝廷。”一边儿的李哙心中一动。

    “可以是可以,就是你不挂我的名字都可以,但是你知道的,这些地方官做事情大手大脚的,对待百姓又颇为苛刻,若是这个事儿不落在我手里,让他们去开渠,最终十有八九又称为牟利的手段,最后百姓折腾了一顿,得不到好处不说,反而会因此饿死更多的人。”

    他从桌子上拿起纸笔,又写了一篇文章。

    其实挖渠做工程不算难,可有个问题,荒年时期,物资不充沛,换个外人来做,很容易导致百姓为人裹挟,然后生出大乱子来。

    元末著名的刘福通起义,不就是修黄河时期爆发的么?

    李哙接过文章看了看,确实并不复杂。

    但是若是没有军队级别的运营的能力,很容易做不成,而且容易出大乱子。

    李哙自忖自己去做这事儿,都很难。

    所以他先将文章放了起来,准备找个机会交上去,至于朝廷是否采纳,那就是朝廷的事情了。

    “好了,能帮大人的事情我都做了。我这一次来,是想跟您打听一些事情。”叶渡道。

    李哙微微颔首,道,“我猜到你这家伙,之所以会来,肯定是有问题要问的。”

    双方又聊了一阵,叶渡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驻地。

    不过,李哙知道的高层的消息并不多,他终究只是个折冲都尉,能够接触的信息有限。

    从他口中得知,圣上有意动一动,也给了他很高的权限,但是具体怎么做,他也是一头雾水,别说他是一头雾水,上面人也是一脸懵逼。

    “除了眼下的复杂的地方关系外,李都尉还提到,朝廷有意未来跟突厥进行一场大决战,到时候要一战定乾坤。”

    “那该是规模多么浩大的一场大战啊。”叶渡心中思索。

    当然心中也有些担忧,“那就是大战一起,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陷入苦难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