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第1章

    每到夏末,晚霞都格外鲜艳。

    黄昏的阳光穿过朝西的窗户,洒在窗下的土灶上,夯土的灶台上又镀上了一层金色。

    锅里的水开了,沈欢喜抓了两把刀削面往水里一丢,被拧成一团麻花的面瞬间被煮散,随着沸腾的水上下翻搅。

    她拿起放在一旁的竹编锅盖往上一盖,把灶台下燃烧着的木柴往外抽了抽,熊熊烧着的火焰小了下来。

    面还要再焖一会儿,她到一旁切点豆腐肉沫做卤子。

    她从没想过自己会重生,回到了1983年,回到她刚刚和前夫冯生辉离婚后的一天。

    冯生辉前脚刚和她扯了离婚证,后脚就和相好的寡妇李翠香扯了结婚证,同一天就完成了离婚和再婚两件事。

    从民政局出来,沈欢喜不过是去给两个女儿买两件新衣,回来就发现自己两个女儿已经被赶出了家门,赶回她娘家好些年没人住的破旧小院里。

    而李翠香带着儿子嫁过来,住进了他们先前的房子,重组的一家三口和沈欢喜的前婆婆、前小姑子拿着镰刀菜刀守在家门口,她敢靠近,冲上来就挥刀。

    这两天,沈欢喜和两个女儿就只能暂时住在这个小院子里。

    好在农村出身,哪怕靠着自己的双手过了几十年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也不至于适应不了从小熟悉的环境。

    村里农人们也收工了,或扛着锄头,或担着担子,或牵牛赶羊,纷纷从田间地头回来,看到沈欢喜的灶房烟囱上飘起的白烟,不住议论。

    “真离了啊?”

    “真离了。可怜了长安和长宁哟,那冯生辉就不是个人,宁可帮别人养儿子,也不要自己两个女儿。”

    “冯生辉和姚大娘老早前就骂欢喜生不出儿子,嚷嚷着想要个带把儿的给冯家延续香火了,哪管是不是亲生的。”

    “幸好还有欢喜,长安长宁也不至于孤苦无依。”

    “这谁说得准啊,欢喜这样长得好看又有本事的,到哪儿都是香饽饽,况且她还这么年轻,总不会不再嫁了吧。”

    “要欢喜真带着女儿改嫁,长安长宁寄人篱下,那日子定也不好过。”

    “能带过去还好,万一遇到那种介意带孩子的,欢喜一狠心,把俩孩子丢村里跑了,长安长宁那才可怜呐。”

    ……

    正说着,就见沈欢喜的大女儿长安、小女儿长宁,每人背着一个装了野菜的小篓子回来了。

    看着这两个女孩儿,大伙儿都面露同情,不住摇头,当着孩子的面也不再议论什么。

    长安七岁了,长宁才五岁,姐妹俩的长相都随了沈欢喜,漂亮,皮肤很白,不似村里的野孩子们似的邋遢土气。

    可惜长得再好看,也是命苦的。

    灶房的门打开了,沈欢喜端着煮好的面走出来。

    长安和长宁许是听到了邻里的议论,小脸儿垮垮的,见到她出来,立马喜笑颜开跑了过去。

    “妈妈!我们找了些野菜!”两个女孩儿异口同声,乖巧得很。

    沈欢喜面露微笑,温温柔柔地看着自己两个闺女儿。

    “长安长宁真棒,野菜我们留着明天吃,今晚我们吃大餐。”

    说完又看向那几个路过的村里人,大大方方的。

    “李七嫂、张二婶、王三婆,还有几位叔伯,我们家吃饭了,要不要一起啊?”

    沈欢喜本就长得很漂亮,读过书的她还有一股别人身上没有的书卷气,这模样,这气质,别说村里的姑娘媳妇了,怕是城里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来了,也是比不得的。

    从她走出来的那刻,几个同村人就看着她挪不开眼了,心里是说不上的羡慕,听到她招呼自己,却有些不好意思。

    “你们吃吧。”

    说完各自回家。

    沈欢喜一碗一碗把煮好的面条往屋外那张方形的木桌子上放,桌子有了些年头,加上没刷漆,通体发黑,也看不出是什么木头了,却被她擦得干干净净的。

    木桌还断了条腿,本是放在灶房里的。灶房太小,沈欢喜就把它搬到了屋外,从中间断掉的那条腿让她找了几块砖头垫上了,倒也结实。

    长安和长宁乖乖巧巧的坐在桌边的条椅上,长安看着沈欢喜,小心翼翼地开口。

    “妈妈,爸不要我们了,你会不会也不要我们?”

    长安在这边问,一旁的长宁也红了眼。

    几岁大的女孩,已经被父母离婚闹得六神无主,最怕的就是连妈也不要自己。

    沈欢喜手里的动作顿了顿,思绪飘向了前世的记忆。

    前世,她的确短暂地离开过长安长宁。

    她从没想过放弃长安长宁,只是打算先去挣两个月的钱,在城里安顿好自己的工作和住处,再回来把长安长宁接过去。

    她心想只不过是一两个月,哪怕冯生辉再混蛋,两个女儿留在村里,冯生辉怎么着都会给口饭吃。

    可她高估了冯生辉的良心。

    有了后娘就有后爹,重男轻女的冯生辉本就嫌弃长安长宁是女儿,从前就没少骂,有了李翠香,岂不就变本加厉,何况长安长宁是判给了她。

    她不敢想前世她离开的那两个月长安和长宁经历了什么,只知道这两个月对两个女孩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两个女儿也因此和她产生了误解和隔阂。

    再后来,长安因患上沙尘肺丢了工作,宁可去捡垃圾谋生也不求助于她;长宁患了肺癌,也不愿告诉她,最后因为无钱看医院,活活病死在破旧的出租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