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荀府。

    书房中的博山炉点起袅袅青烟,桌上小釜烧着热茶,切片的小枣安静漂浮在茶面上。

    “阿彧今日也约了人吗?”

    荀彧放下竹简,点了点头:“是伏家女郎。”

    “伏家的姑娘啊……当年阿攸也见过。那时他回乡吊丧,乘的正是伏家送女儿回家的车。”

    骤然听到侄子的名字,荀彧不由一顿,睫毛一颤,他接上五叔的话:“伏家女郎有才略,与叔父所说的,阳安长公主肖似。”

    当年荀爽能免于党锢而留在雒阳,除了伏完以外,也少不了刘华的周旋。

    “看来,昨日伏楚与你谈了不少?”

    荀彧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早闻伏家女早慧,彧昨日见过了,才知道传言也是有道理的。

    叔父说阳安长公主视野不同寻常,我见伏家娘子也如此。”

    荀爽没有多问他,只是微笑了:“伏伯敬夫妇二人都是胸有丘壑的。”他说着,又不知想起什么,幽幽叹了口气,“这么些年了,最似他二人的,居然是家中幼女啊。”

    ……

    归家前,阿楚其实是仔细考虑过自己的六位兄长的。

    母亲虽是身份尊贵的长公主,也是正妻,但多年来只诞下她一个女儿,再考虑到封建社会对于“香火”的重视程度……谁知道这几个早出生的兄长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呢。

    这点担忧在阿楚见到三哥后就烟消云散了。

    据府中下人所说,伏家两位大公子如今已加了冠,先后举了孝廉,被外派去做官了。剩下几个年纪都不大,还在读书,轻易是不外出的,唯独这位三哥伏均,去年刚及冠,孝廉一直是没举上的,自己也没有什么大成就,整日只知道往袁府跑。

    “去袁府”说得有些太宽泛,阿楚详细问了才知道,这位兄长原来是去见袁公路的——对,就是那位一手好牌打得比稀烂还烂、沾了他庶兄光才在史书上被人注意到的、拿了玉玺就早早称帝的袁缝嫡次子,袁术。

    而她三哥……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人看起来也正常,只是没什么主见,横看竖看,也只能看出一个“庸”字。

    一个平庸的人,从头到脚、从外到内,都没有什么特别的。

    阿楚去见荀彧时,也是被这个“庸人”三哥伏均截下的。

    伏均眉眼和伏完有四分相似,如果非要说,勉强也可称句眉清目俊,只是体态不佳,常常含胸,大部分时候总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其实看上去并不太像贵族子弟。

    阿楚一度以为他年幼时遭受过什么苛待,问过婢女,又似乎没有这样的事情。伏均这样的表现,好像只是单纯因为他自己资质不行、又没有胆气罢了。

    伏均拦下她,姿态不坚决、声音也不是很大:“小妹,等一下。”

    阿楚不明所以:“啊?”

    伏均眼睛闪了闪,看向她:“要不要、和我去袁府做客?”

    阿楚看他,发现伏均的眼睛没有表露出任何想法,好像就是“本该如此”而已。

    阿楚想了想,还是点头应下,坐上了他的马车。

    她不是怜悯伏均。这位三兄表现得再可怜,毕竟也是成年男性了,有手有脚不止、还有门第加持,再普通,那也是相对于过度营销的士族子女来说。站在平民的立场,伏均这样的处境,是多少人做梦也求不来的呀。

    这样的人,何须她一个八岁的、前途渺茫的女童来心疼?

    最重要的是,阿楚相信,伏均发出这样的邀请,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是因为袁家有人想见她。

    至于是谁嘛……虽说下人们传伏均“动辄去见袁公路”,不过袁家亦有其他公子,伏均其实是给他们当小弟也说不准呢?

    去见荀彧的日程表还可以往后排一排,阿楚觉得,她未踏足过的袁府一定会给她不少信息。毕竟,傅氏与袁氏同为汝南世家,这两家的孩子,应当会有交集。

    傅公明啊傅公明,你到底在盘算些什么呢?

    阿楚一路想着,便来到了袁府门前。

    马车还没停稳,她掀起帘子,正好看见有一青年男子从袁府内门走出来。

    他步子很稳,阿楚上一次见到这样的姿态,还是在江东的孙坚身上。

    可比起孙坚,这男人身上似乎又多了些……贵族,或者高门大户的感觉?

    似乎也不算。

    因为他穿的是布衣,且身上并没有什么表明身份的配饰,而真正的贵族风度更像是是荀彧那样,从细节表露出来的。

    总而言之,这男人给她的感觉很奇怪。

    平心而论,比起她见过的大部分人,这个一身布衣却佩着剑的男人,并不算好看。他身量不高,皮肤略黑,相貌只能用“稀松平常”来形容,唯独一双眼睛格外锐利。

    阿楚觉得他与别人都不同,可具体是哪里不一样,她又很难形容。

    似乎注意到了她的视线,这男子对阿楚露出一个弧度很小的笑容,却刻意不看她似的,就这样扶着腰上的佩剑,自顾自地离开了。

    阿楚的眼睛黏在他身上,移不开视线。

    看着他步伐稳健,昂首阔步地走出了视野范围之内,她终于忍不住问了:

    “阿兄,他是谁?”

    伏均也掀起车帘向外望了眼。

    不过他很快收回目光,不太在意地回答:

    “哦,那是太尉曹嵩之子,曹操曹孟德。他与袁本初——哦,就是袁绍——要好,刚因为妹夫被免了官,许是来找袁本初帮忙的。”

    阿楚:“……”我去,曹操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