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1章 学习成果

    开车赶回老夫妻家里,老夫妻还没休息,坐在榕树下聊天,看到李一帆停车进院,热情地打着招呼。

    李一帆也坐到榕树下。

    “叔叔,你把茶具拿出来,尝尝我今天学到的炒茶手艺制作出来的茶叶,看看我手艺如何,嘿嘿。”李一帆献宝般拿出一小包茶叶。

    “好,我试试,看你学的怎么样,等着阿”站起身从房间把茶具端了出来,烧水洗茶。

    刚把茶叶洗完,一股他从来没有闻到过得香味飘了出来,大叔的女儿披着衣服开门从屋里走了出来。

    “这是什么茶叶啊,怎么这么香,这种味道,这么好闻,我还是第一次闻到过”女孩说着,赶忙过来坐在榕树下茶桌旁,看着父亲操作。

    大叔也被这种茶香惊到了,他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闻到过这种茶香,精神不由一震,一身的疲惫感消失。

    每个人分到一杯,细细地品味着。

    接下来几日,李一帆早出晚归到陈焕奎老人家中,老人将自己的炒茶工艺、流程一一讲解给他,并让他亲手操作。

    每一样都是按照工艺流程炒作,尝试着各种温度炒制出来的茶叶味道,又按照茶经上的方法进行一一的试验。

    每制作一样,都是献宝般地向陈焕奎老人求教,直到老人满意为止,陈焕奎老人不禁满意李一帆的这种认真好学的劲头,也感叹李一帆的天赋。

    炒茶看着很简单,但是,真的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干了一辈子的很多,真正能够炒制出一品的很少,更不用说特品茶叶的了。

    在陈焕奎老人的指导下,学会了悟道茶、铁观音、野茶、大红袍等炒制工艺,但这里说的大红袍可不是母树上的大红袍,只是相差很多的品种。

    分别前,李一帆要给陈焕奎老人留钱,老人是死活不收。

    最后,拿出一支五十年左右的老山参和一株三十年的何首乌,老人笑着收下,其实,这两样东西比给十万美金都值钱,真是正品山货,你就是拿钱也是买不到的,何况还是鲜货。

    陈焕奎从茶房拿出珍藏多年的几种自制大红袍,这是我这么多年最好的作品,有时间品品感受一下。

    头道茶浓俨。一如灿烂少年,年华织锦,却又青涩纯真,二道茶香醇,一如锦绣盛年,清澈透明,甘甜在心,三道茶寡淡,亦如人生暮年,世事洞明,清净致远,茶起茶落,起起落落,这就是人生感悟。

    陈焕奎老人希望有时间去魔都亲眼看一看悟道茶树,李一帆热情地邀请老人去做客,告诉陈焕奎老人,如果栽植成功,送给他一棵悟道茶树苗,老人那是双眼冒光。

    “我走了。老人家,多保重身体。”李一帆眼底湿润。

    “走吧,别忘了有时间过来,咱爷俩再喝两杯。”

    “嗯,有时间一定回来。”开车扬长而去,他最怕这种离别的滋味。

    开车回到老夫妻家,带着老夫妻一家人在饭店大吃一顿,住了一夜,悄悄把一千块钱放在老人茶具的茶杯底下,开车离开。

    武夷山之行给了李一帆很多感触,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上裁剪下来的枝条全部成活,这样将会种植出更多的大红袍茶树。

    就是不知道,种植后的茶树采出来的茶叶会不会有母树上好,这也是他对以后茶树长势和炒制出来的茶叶充满期待。

    又学到了其他几种茶的炒制,看到了茶经,可以说,这次武夷山之行是圆满的。